7月10日下午6點58分,隨著橋面150噸門式起重機鋼繩的緩緩釋放,最后一段鋼拱平穩嵌入合龍接口,至此,62段鋼拱如拼圖般嚴絲合縫,讓這座“提籃式”拱橋主拱順利完成空中合龍,在岷江上空勾勒出優美的弧形輪廓,也吹響了工程建設最后沖刺的號角。
青城大橋建設所需鋼結構原材料由湖南湘鋼精心軋制,經長江水運至重慶納溪溝碼頭后,再轉運至重慶大足和成都邛崍的生產基地進行制造。為保障項目高效推進,中鐵九橋在廠內開啟24小時輪班制,生產線如精密的齒輪般高效運轉;廠外安排專人調度物流運輸,確保各環節無縫銜接。同時,業主代表、監理及總包方全程駐廠監管,從原材料入廠到焊接、涂裝等每一個環節,都嚴守質量紅線。面對超限運輸等難題,項目團隊積極協調,為鋼拱精準合龍筑牢了堅實根基。今年6月,青城大橋1.35萬噸橋梁鋼結構的生產、制造、運輸工作圓滿收官,為大橋鋼拱合龍按下“加速鍵”。
施工方上海建工集團青城大橋項目部生產經理鄧業原表示,青城大橋上部結構采用單跨336米鋼拱鋼梁系桿拱橋,主拱大跨度吊裝工藝也給工程建設帶來不少難度,“施工面臨諸多挑戰,首先是岷江水域地質復雜,河床覆蓋層厚,其次,鋼拱節段數量多,單提升段重量達到4500噸,最大提升高度達25米,需克服風力、溫差對合龍精度的影響。此外,合龍段需同時滿足軸線偏差不超過5毫米、高程中誤差控制在10毫米內的標準。”
為攻克難題,項目團隊采用創新技術,對每個節段進行數字化預拼裝;通過實時監測系統動態調整吊裝姿態,并在合龍前72小時連續監測溫度變形規律,選擇在氣溫穩定的時段進行最終鎖定。鄧業原表示:“這相當于在70米高空完成了一場‘毫米級’的穿針引線,合龍時的契合度均滿足設計要求。”
都投集團下屬興市集團青城大橋項目業主代表趙洪亮表示,合龍標志著工程進入最后沖刺階段。根據項目工期總體進度安排,7月下旬,工程將進行橋面低位支架、門式起重、提升索塔拆除,“8月,我們將完成全橋26對吊桿及8根系桿安裝,實現從臨時支撐到永久結構的受力體系轉換;9月,全面推進橋面鋪裝、路燈等附屬設施安裝,建成通車”。
作為連接都江堰主城區與玉堂片區的重要通道,青城大橋建成后將有效緩解現有交通壓力,其“提籃拱”造型還將成為岷江上的新地標,期待大橋早日全面貫通。
聯系我們 Contact Us
版權所有:成都都江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ICP備案號:蜀ICP備2020025256號-1